close

智慧財產權法大綱

一、專利法

二、商標法

三、著作權法

四、公平交易法

 

 

 

一、專利法

   (一)專利(Patent,特許)之意義及專利要件:

            實用性(產業上利用性)、新穎性進步性(創作性)

    (二) 專利之種類

           1. 發明

           2. 新型

           3. 新式樣

    (三) 發明人與創作人之權利:專利申請權及姓名表示權

    (四) 受雇人與受聘人發明專利(申請)權之歸屬(專7)

           1. 僱傭關係

              (1) 職務上之研發:

                   歸屬雇主,但應支付相當報酬,契約得為特別約定

              (2) 非職務上之研發:

                   歸屬受雇人,有通知及告知義務,雇主得於該事業實施,但應支付合理報酬,特約排除無效(專9)

           2. 出資聘人:依雙方約定,未約定,歸屬受聘人,但出資人得實施

   (五) 專利申請:

          1. 實質審查、再審查(37、46)

          2. 形式審查(新型專利,專97)

   (六)專利權之效力

          1. 範圍:以說明書所載「專利申請範圍」為準

            2. 內容:使用、製造、為販賣之要約、販賣、進口及排他權限

            3. 限制(專57、58)

          4. 進口權耗盡與專利物品之平行輸入(專56IV、127-129)

  (七)專利權之舉發與撤銷(專67)

  (八)專利侵害之救濟

            1. 侵害之證明:

                (1) 專利侵害鑑定報告

              (2) 方法專利侵害之推定(專87)

          2. 民事責任

              (1) 排除侵害與損害賠償(金錢賠償、回覆名譽、判決書登報、銷毀原料器具,專84-85、89)

              (2) 假扣押(專86)、假處分

 

二、商標法

   (一)商標之意義:表彰自己之商品或服務,欲取得商標權者

     (二) 商標之種類

        1. 正商標、聯合商標、防護商標

        2. 新增類型:立體商標顏色商標聲音商標

        3. 商標、證明標章、團體標章及團體商標

    (三) 商標之註冊及延展註冊

        1. 商標圖樣需具有「特別顯著性」(商5)

        2. 註冊公告當日起商標權期間十年,每次得延展十年

        3. 登記對抗效力(商32)

(四) 商標不得註冊之法定原因(商23)

       1. 不具「特別顯著性」

       2. 圖樣近似(外觀、讀音、觀念近似)

       3. 圖樣有欺罔公眾或使公眾誤信(性質、品質、產地)之虞

       4. 表示商品之說明或習慣上之通用名稱

       5. 有自然人或法人團體或商號之名稱

       6. 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

       7. 相同或近似於國家表徵、元首姓名、正字標記、政府標章、外國名稱或國際組織名稱徽章等  

(五) 商標之異議(商40)、評定(商50)與廢止(商57)

(六)商標權之效力及限制

       1. 於經註冊指定使用之商品或服務取得商標權(商29I)

        2. 他人不得於同一或類似商品或服務,使用相同或近似之商標圖樣

       3. 限制(商30)

            (1) 善意合理使用(非作為商標之普通使用)

            (2) 善意先使用(商標權人得要求附加適當之區別標示)

            (3) 權利耗盡:附有商標之商品由商標權人或其同意之人於市場上交易流通者,不得主張商標權(商30II)

(七) 商標侵害之救濟

      1. 民事救濟

           (1) 排除侵害與損害賠償(金錢賠償、回覆名譽、判決書登報、銷毀原料器具,商61-64)

           (2) 假扣押、假處分

      2. 刑事救濟(商81-83)

           對未經商標權人同意之製造(使用)、販賣、陳列、輸出或輸入之侵害行為人提出刑事告訴,聲請沒收仿冒品

      3. 行政救濟(商65-68)

          商標權人對輸出或輸入物品認有侵害其商標權者,得提供擔保,請求海關先予查扣

   

 

三、著作權法

(一) 著作之意義 (著3I):

       屬於文學、科學、藝術或其他學術範圍之創作

(二) 著作權保護之著作:

       1. 各種著作之例示 (著5)

       2. 衍生著作(著6)、編輯著作(著7)與表演著作(著7之1)

       3. 保護對象僅及於該著作之表達,不及於所表達之思想、製程、操作方法、概念、原理、發現等 (著10之1)

(三) 著作權人:

       1. 創作著作之人(創作保護主義)

       2. 受雇人、受聘人之著作權歸屬 (著11、12)

(四) 著作人格權:具「一身專屬性」、不得為強制執行之標的

      1. 公開發表權 (著15)

      2. 姓名表示權 (著16)

      3. 禁止變更權 (著17)

(五) 著作財產權

      1. 重製權 (著22)

      2. 公開口述權 (著23)

      3. 公開播送權 (著24)

      4. 公開上映權 (著25)

      5. 公開演出權 (著26)

      6. 公開傳輸權 (著26之1)

      7. 公開展示權 (著27)

      8. 改作與編輯權 (著28)

      9. 散布權 (著28之1)

      10.出租權 (著29)

(六) 著作權保護期間:

       1. 原則:著作人之生存期間及其死亡後五十年(著30)

       2. 各種著作之特別規定

(七) 著作權之限制與合理使用

      1. 著作權之合理使用不構成著作財產權之侵害(著65I)

      2. 合理使用之判斷標準與概括規定(著65II)

          (1) 利用之目的與性質

          (2) 著作之性質

          (3) 所利用之質量及其在整個著作所占之比例

          (4) 利用結果對著作潛在市場與現在價值之影響

      3. 著作權之限制(合理使用之例示規定,著44­-64)

         (1) 為國家機關運作之目的

         (2) 為教育之目的

         (3) 為學術研究之目的

         (4) 為保存文化、提昇藝文之目的

         (5) 為資訊自由流通之目的

         (6) 為公益活動之目的

         (7) 為商品流通之目的

         (8) 個人非營利使用之目的

         (9) 電腦程式之特別規定

(八) 著作權之強制授權 (著69-71)

(九) 權利管理電子資訊之特別保護 (著80之1)

(十) 著作權侵害之救濟

     1. 著作權仲介團體、著作權審議及調解委員會 (著81-83)

     2. 民事救濟

         (1) 排除侵害與財產上及非財產上損害賠償(金錢賠償、回覆名譽、判決登 報、銷毀侵害物或主要供侵害所用之

              物,著84、85、86、88、88之1、89)

         (2) 假扣押、假處分

     3. 刑事救濟(商81-83)

         對侵害著作權人格權或著作財產權之侵害行為人提出刑事告訴,聲請沒收侵害物

     4. 行政救濟(著90之1、之2)

         著作權人對輸出或輸入物品認有侵害其著作權者,得提供擔保,請求海關先予查扣

 

 

四、公平交易法

(一) 適用範圍與除外規定

  1. 規範對象:「事業」(公平2)

      (1) 公司

      (2) 獨資或合夥之工商行號

      (3) 同業工會

      (4) 其他提供商品或服務從事交易之人或團體

  2. 規範行為:不公平競爭行為

       競爭:二以上事業在市場上以較有利之價格、數量、品質、服務或其他條件,爭取交易機會之行為(公平4)

  3. 除外規定(公平45)

      依照著作權法、商標法或專利法行使權利之「正當」行為

 (二) 獨占、結合、聯合行為(公平5-7、10-17)

 (三) 不公平競爭

      1. 限制轉售價格(公平18)

          應容許自由決定轉售價格,有相反約定無效

      2. 限制或妨害公平競爭之虞之行為(公平19)

        (1) 以損害特定事業為目的之杯葛、抵制與拒絕往來

        (2) 無正當理由之交易條件差別待遇

        (3) 以脅迫、利誘或其他不正當方法之不當攬客

        (4) 以脅迫、利誘或其他不正當方法使他事業不為價格競爭或參與結合、聯合之行為

        (5) 以脅迫、利誘或其他不正當方法獲取營業秘密之行為

        (6) 以不正當限制交易相對人之事業活動為條件,而與其交易之行為

      3. 仿冒商品表徵或外國著名商標之行為(使用行為及販賣、運送、輸出或輸入仿冒品之行為(公平20)

      4. 虛偽不實或引人錯誤之表示(廣告、標示)或商品表徵

         -廣告代理業、廣告媒體明知或可得而知,與廣告主負連帶賠償責任(公平21)

      5. 損害他人營業信譽(營業誹謗)之禁止(公22)

      6. 變質多層次傳銷之禁止(公平23)

      7. 帝王條款-其他欺罔或顯失公平行為之禁止(公平24)

   (四) 違反公平法之救濟

      1. 向公平會提出檢舉,請求命為停止、改正或其他必要更正措施

         (公平 26、35、36、41、42)

      2. 民事訴訟(排除侵害、損害賠償與判決書登報,公平30-34)

      3. 刑事處罰(先行政後司法,公平35-37)

      4. 行政罰鍰(公平40-43)

 

 

 

 

 

~~民揚法律事務所/高烊輝律師    編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hklawy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