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解釋字號 | 釋字第 746 號 【逾期繳納稅捐加徵滯納金及滯納利息案】 |
---|---|
解釋公布院令 | 中華民國 106年2月24日 院台大二字第1060005256號 |
解釋爭點 |
(一)稅捐稽徵法第20條及遺產稅及贈與稅法第51條第1項規定,逾期繳納稅捐應加徵滯納金,是否違憲?
(二)財政部中華民國80年4月8日台財稅第790445422號函及81年10月9日台財稅第811680291號函,認為納稅義務人就復查決定補徵之應納稅額依法提起訴願,逾繳納期限始繳納應納稅額半數時,應就該半數加徵滯納金是否違憲?
(三)遺產稅及贈與稅法第51條第2項規定,就應納稅款及滯納金,自滯納期限翌日起加徵滯納利息,是否違憲?
|
解釋文 |
1
稅捐稽徵法第20條規定:「依稅法規定逾期繳納稅捐應加徵滯納金者,每逾2日按滯納數額加徵百分之一滯納金;逾30日仍未繳納者……。」及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1條第1項規定:「納稅義務人,對於核定之遺產稅或贈與稅應納稅額,逾第30條規定期限繳納者,每逾2日加徵應納稅額百分之一滯納金;逾期30日仍未繳納者……。」係督促人民於法定期限內履行繳納稅捐義務之手段,尚難認違反憲法第23條之比例原則而侵害人民受憲法第15條保障之財產權。
2
財政部中華民國80年4月8日台財稅第790445422號函及81年10月9日台財稅第811680291號函,就復查決定補徵之應納稅額逾繳納期限始繳納半數者應加徵滯納金部分所為釋示,符合稅捐稽徵法第20條、第39條第1項、第2項第1款及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1條第1項規定之立法意旨,與憲法第19條之租稅法律主義尚無牴觸。
3
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1條第2項規定:「前項應納稅款及滯納金,應自滯納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至納稅義務人繳納之日止,依郵政儲金匯業局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按日加計利息,一併徵收。」就應納稅款部分加徵利息,與憲法財產權之保障尚無牴觸;惟就滯納金部分加徵利息,欠缺合理性,不符憲法比例原則,與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有違,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失其效力。
|
理由書 |
1
聲請人江林夏桑等6人,因未依法於繳納期限內繳納遺產稅及贈與稅,經稅捐稽徵機關依稅捐稽徵法第20條規定:「依稅法規定逾期繳納稅捐應加徵滯納金者,每逾2日按滯納數額加徵百分之一滯納金;逾30日仍未繳納者……。」(下稱系爭規定一)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1條第1項規定:「納稅義務人,對於核定之遺產稅或贈與稅應納稅額,逾第30條規定期限繳納者,每逾2日加徵應納稅額百分之一滯納金;逾期30日仍未繳納者……。」(下稱系爭規定二)財政部中華民國80年4月8日台財稅第790445422號函示:「……納稅義務人對稽徵機關復查決定補徵之應納稅額,逾限繳期限始繳納半數,雖已依法提起訴願,惟有關稅法既無提起行政救濟而逾限繳納稅款案件得免加徵滯納金之例外規定,自應依稅捐稽徵法第20條規定加徵滯納金。」(下稱系爭函一)及81年10月9日台財稅第811680291號函示:「納稅義務人對稽徵機關復查決定補徵之應納稅額,逾繳納期限始繳納半數,如其係依法提起訴願者,應就該補徵稅額之半數依法加徵滯納金……。」(下稱系爭函二)以復查決定補徵之應納稅額半數計算加徵滯納金,後再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1條第2項規定:「前項應納稅款及滯納金,應自滯納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至納稅義務人繳納之日止,依郵政儲金匯業局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按日加計利息,一併徵收。」(下稱系爭規定三)就應納稅款半數及滯納金加徵滯納利息。聲請人不服,先後請求稽徵機關退還前開已繳納之滯納金及加徵之滯納利息,均遭否准,提起訴願亦均遭駁回。嗣先後提起行政訴訟,遺產稅部分經最高行政法院104年度判字第455號判決(下稱確定終局判決一)以上訴為無理由駁回上訴而告確定,贈與稅部分經臺中高等行政法院104年度簡上字第10號判決(下稱確定終局判決二)以上訴為無理由駁回上訴而告確定。聲請人認確定終局判決一所適用之系爭規定一至三、系爭函一及二,及確定終局判決二所適用之系爭函一及二,有違反憲法第7條、第15條、第19條及第23條之疑義,先後向本院聲請解釋憲法,經核均與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第5條第1項第2款所定要件相符,爰予受理,經併案審理作成本解釋,理由如下:
2
一、系爭規定一及二關於逾期未繳納稅捐應加徵滯納金之規定,尚難認違反比例原則
3
稅捐收入係為滿足公共財政,實現公共任務所需之用。憲法第19條規定人民有依法律納稅之義務,人民是否於法定期限內依法繳納稅捐,攸關國家財政稅收能否如期實現,進而影響國家施政措施之完善與否,社會秩序非僅據以維護,公共利益且賴以增進,所關極為重大(本院釋字第588號解釋參照),課徵期限實有貫徹執行之必要。系爭規定一及二規定,逾期繳納核定之遺產稅或贈與稅應納稅額者,每逾2日加徵應納稅額1%滯納金,最高30日,計15%(財政部82年1月5日台財稅第811688010號函參照)。滯納金係為督促人民如期繳納稅捐,並填補國家財政稅收因人民逾期納稅所造成之公益損害,與怠金相類,兼具遲延利息之性質,與滯報金為行為罰之性質(本院釋字第616號解釋參照)不同,目的尚屬正當,與憲法並無牴觸。
4
人民如有納稅能力,加徵滯納金使其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增加,因而產生經濟上與心理上之負擔,為避免之,須於法定期限內納稅,或須於逾期後儘速繳納,是加徵滯納金有助於上開目的之達成。且納稅義務人倘已不能於法定期限內繳清稅捐,例如因天災、事變、不可抗力之事由或為經濟弱勢者,或遺產稅或贈與稅應納稅額在新臺幣30萬元以上,納稅義務人一次繳納現金確有困難,依現行法制,仍得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稅捐稽徵法第26條、納稅義務人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稅捐辦法及遺產及贈與稅法第30條第2項規定參照),或申請實物抵繳(遺產及贈與稅法第30條第4項規定參照),而免於加徵滯納金。足見系爭規定一及二規定加徵之滯納金尚非顯然過苛,與目的之達成間具有合理關聯,尚難認違反憲法第23條之比例原則而侵害人民受憲法第15條保障之財產權(本院釋字第472號解釋參照)。
5
惟有關機關就滯納金之加徵方式,仍應隨時視稽徵成本、逾期繳納情形、物價及國民經濟水準,每2日加徵1%,是否間隔日數過短、比率過高,致個案適用結果可能過苛,上開調整機制外,是否應於法律明文規定,滯納金得由稽徵機關依法視個案情形予以減免(契稅條例第30條及關稅法第79條第2項第2款至第4款規定參照)等,檢討修正,併此指明。
6
二、系爭函一及二就復查決定應納稅額半數加徵滯納金部分,並未違反租稅法律主義
7
系爭函一及二釋示,納稅義務人對稽徵機關復查決定補徵之應納稅額,逾繳納期限始繳納半數,如其係依法提起訴願者,應就該補徵稅額之半數依法加徵滯納金。按系爭規定一及二所規定之逾限繳納稅捐,並未限定於逾法定或原核定應納稅額之繳納期限,解釋上亦包括逾復查決定補徵應納稅額之補繳期限。又依稅捐稽徵法第39條第1項及第2項第1款規定,納稅義務人如合法申請復查,或對復查決定補徵之應納稅額於補繳期限內繳納半數並依法提起訴願,暫緩移送強制執行,係我國對行政處分之執行不因提起行政爭訟而停止(訴願法第93條第1項及行政訴訟法第116條第1項規定參照)之例外規定。因此,稽徵機關就合法申請復查者,暫緩移送強制執行,無督促履行之必要,納稅義務人就復查決定如未提起訴願致案件確定,其逾復查決定另定之補繳期限而仍未繳納者,有督促履行之必要,應依法加徵滯納金。納稅義務人就復查決定如依法提起訴願,且如期繳納該應納稅額半數者,暫緩移送強制執行,無督促履行之必要;如逾期始繳納該應納稅額半數者,即不暫緩移送強制執行,故應就該半數依法加徵滯納金。系爭函一及二乃關於復查決定補徵之應納稅額逾繳納期限始繳納半數者應加徵滯納金部分所為函釋,並未涉及租稅主體、租稅客體、租稅客體對租稅主體之歸屬、稅基、稅率等租稅構成要件,且符合系爭規定一及二、稅捐稽徵法第39條第1項及第2項第1款規定之立法意旨,與憲法第19條之租稅法律主義尚無牴觸。
8
三、系爭規定三就應納稅款加徵利息部分,與憲法保障財產權之意旨尚無牴觸;就滯納金加徵利息部分,違反比例原則
大法官會議主席 大法官 許宗力 大法官 蔡烱燉 陳碧玉 黃璽君 羅昌發 湯德宗 黃虹霞 吳陳鐶 蔡明誠 林俊益 許志雄 張瓊文 黃瑞明 詹森林 黃昭元 |
意見書 | 蔡大法官明誠提出之協同意見書 林大法官俊益提出之協同意見書 許大法官志雄提出,林大法官俊益、張大法官瓊文、黃大法官昭元加入之協同意見書 湯大法官德宗提出之部分協同部分不同意見書 詹大法官森林提出之部分協同部分不同意見書 黃大法官虹霞提出之部分不同部分協同意見書 陳大法官碧玉提出,湯大法官德宗、詹大法官森林加入部分不同意見書 羅大法官昌發提出之部分不同意見書 黃大法官瑞明提出之部分不同意見書 |
事實摘要 |
釋字第746號解釋事實摘要(大法官書記處基於聲請書整理提供)
1.原因案件一(遺產稅事件)
聲請人江林夏桑等6人,對於遺產稅核課處分不服,申請復查,復查結果聲請人應補繳稅款,稽徵機關對聲請人發單限期2個月繳納,聲請人沒有繳納稅款,並提起訴願。稽徵機關於繳納期滿後,就應納稅款的半數加徵滯納金,並就應納稅款的半數及滯納金再加徵滯納利息。聲請人如數繳納後,申請退還滯納金及滯納利息被否准,提起訴願遭駁回,提起行政訴訟,經臺中高等行政法院103年度訴字第382號判決駁回起訴,並經最高行政法院104年度判字第455號判決駁回上訴確定。聲請人認為確定終局判決所適用的系爭規定一至三、系爭函一及二有違憲疑義,故聲請解釋。
2.原因案件二(贈與稅事件)
同一聲請人,對於贈與稅核課處分不服,申請復查,復查結果聲請人應補繳稅款,稽徵機關對聲請人發單限期2個月繳納,聲請人沒有繳納稅款,並提起訴願。稽徵機關於繳納期滿後,就應納稅款的半數加徵滯納金,並就應納稅款的半數及滯納金再加徵滯納利息。聲請人如數繳納後,申請退還滯納金及滯納利息被否准,提起訴願遭駁回,提起行政訴訟,經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103年度簡字第162號判決駁回起訴,提起上訴,經臺中高等行政法院104年度簡上字第10號判決駁回上訴確定。聲請人認為確定終局判決所適用的系爭函一及二有違憲疑義,故聲請解釋。
|
資料來源 : 司法院大法官網站
全站熱搜